党课讲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秘密交通与历史作用
近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的斗争情况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涌现了不少新成果。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苏区,“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之一”,创造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辉煌历史。当时,鄂豫皖苏区处于国民党的严密封锁包围之中,人员和物资进出困难,军事斗争极其频繁,生存环境异常恶劣,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健全秘密交通,成为党中央和苏区一项极其重要的紧迫任务。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帮助下,鄂豫皖苏区的秘密交通网络逐步建立完善,对鄂豫皖苏区的创建、发展和壮大发挥了积极作用。
鄂豫皖苏区秘密交通的建立
我们党很早就认识到秘密交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1925年4月,党中央指出:“这种工作(即党内交通——引者注)在组织上的重要,等于人身上的血脉,血脉之流滞,影响于人的生死”(《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1921.7—1949.9)》第8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之下,建立全国性的秘密交通网络迫在眉睫。党的八七会议要求尽快建立全国性的党内交通网络,遵照党中央指示,鄂豫皖苏区的秘密交通逐步建立并发展完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类由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