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三有”模式——理论·实践·情感的融合创新
为破解高职院校思政课“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困境,本文创新构建“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三有”模式。通过“理论—实践—情感”育人闭环,显著提升思政课“三性”,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始终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需应对强化技能培养背景下易被边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脱节、传统模式吸引力不足、价值引领与情感共鸣衔接不畅等现实挑战。为破解传统思政课“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过时”的困境,亟需推进教学范式革新。
本文提出构建“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三有”教学模式,致力于打造以理服人、以物引人、以情感人的思政“金课”,实现理论深度、实践力度与情感温度的有机统一,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撑。
一、理论筑基:打造以理服人的价值阐释体系
在信息飞速发展和价值多元的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必须建构具有理论穿透力的价值阐释体系。“言之有理”并非简单的理论堆砌,关键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职业教育特质、学生认知规律的创造性融合,将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