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砺初心危难显担当——在抗洪抗疫实践中感悟与弘扬大别山精神
同志们:
今天,我们聚在这熟悉的村部会议室,窗外是咱们辛勤耕耘的土地,屋后是连绵起伏、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大别山余脉。作为一名土生土长、又在咱村支书岗位上干了快十年的“村里人”,我想和大家唠唠心里话,就结合这些年咱们亲身经历的风风雨雨,特别是前几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抗洪阻击战和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战,谈谈我对咱大别山精神的理解,以及在咱们这小小村落里,这精神是如何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咱们一起淌过的水、爬过的坡、熬过的夜、共同守护的家园。
一、临危不惧、坚韧不拔:洪水滔天,压不垮“挺直”的脊梁
大家一定还记得,那是2020年的夏天。老天爷像是被捅破了个窟窿,暴雨连着下了七天七夜,河水眼见着就涨过了警戒线,逼近历史最高水位。咱村地势低洼,又有几处老旧的土坯房,还有百十亩正在灌浆的水稻、几十亩即将上市的蔬菜大棚。那几天,我的心就一直悬在嗓子眼,雨点子砸在村部铁皮屋顶上,噼啪作响,像催命的鼓点。
“不能等,不能靠!”这是当时在我心里反复敲打的声音。咱大别山的先辈们,当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坚持斗争,靠的不就是这份“压不垮、打不烂”的硬骨头吗?我们立即启动预案。数据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