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科技人才培养必须重视人文素养提升
“十五五”时期是实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目标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入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发表的《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重要文章中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并提出“坚持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等重要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等技术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奔涌向前,全面提升科技人才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也成为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的关键一环。
一
人文素养历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石。中华民族自古就高度注重人文价值,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人文和科学协同发展。光辉的人文传统,催生了以火药、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创新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钱学森毅然放弃海外优厚待遇、回国投身于“两弹一星”事业,“中国航天之父”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交相辉映,成为后世典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深入田间地头,在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彰显了科学家的民生关切。屠呦呦从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