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如何维护文化主体性
当前,以大语言模型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正飞速迭代和加速演进。大模型通过海量数据的预训练,形成千亿级别参数的复杂网络结构,能够实现强大的上下文理解和多模态内容生成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通用性和推理能力,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社会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升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围绕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正在形成新的科研范式、创新范式、人机协同工作范式,解构了传统的代际知识传承方式和教育方式,催生出新的人类信息和知识获取模式,重塑未来经济生活形态。
但是,当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带给人类新纪元曙光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的大模型在涉及文化判断和价值取向的领域,输出结果仍不尽如人意,存在着与主流认知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胡说”“乱说”“胡写”“乱画”的现象,干扰了人们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与判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也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薪火赓续形成了新的挑战。因此,亟须在积极推进大模型产业应用的前提下多措并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中华文化主体性融入到大模型的建设和产业应用中,让大模型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当前的大模型在涉及文化安全的领域,存在着如下问题和挑战。
从训练数据角度看,全球互联网中的英文语料占比高...